泊沙康唑能有效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目前,泊沙康唑注射剂型虽已获得FDA批上市(2014年3月获批),但其主要预防性用药的地位仍未改变。棘白素类药物(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米卡芬净)抗真菌谱较三唑类和多烯类药物窄,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感染,具有疗效好且安全性显著的优势,但是非口服剂型是其一大劣势。多烯类药物(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已不再是深部真菌感染治疗的“金标准”药物,多烯类药物治疗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显著的不良反应。
泊沙康唑是由伊曲康唑衍生而来。目前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药理作用同唑类药物,但与伊曲康唑相比,其抑制固醇C14脱甲基作用更强,尤其对曲霉。
用于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难治的侵袭性曲霉病患者或不能耐受这些药物治疗的患者。
本品不良反应与其他唑类药物相似,最常见的治疗相关性严重不良反应有胆红素血症、转氨酶升高、肝细胞损害以及恶心和呕吐。
中文别名: | 4-[4-[4-[4-[[(3R,5R)-5-(2,4-二氟苯基)-5-(1,2,4-三唑-1-基甲基)氧杂戊环-3-基]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苯基]-2-[(2S,3S)-2-羟基戊-3-基]-1,2,4-三唑-3-酮 |
CAS号: | 171228-49-2 |
化学式: | C37H42F2N8O4 |
分子量: | 700.777 |
性状 | 白色固体 |
储存状态 | -20℃以下 |
类别 | 抗真菌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