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唑酮
一、概况:
1、品名:呋喃唑酮
2、分子式: C8H7N3O5 分子量: 225.16
3、结构式:

二、性状:
1、本品为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无臭。
2、本品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在三氯甲烷中极微溶解,在水、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三、鉴别:
1、取本品约20mg,加乙醇5ml与氢氧化钠溶液(1→10)3ml,即显红色。
2、取本品约1mg,加N,N-二甲基甲酰胺0.1ml使溶解,加水5ml、亚硝基铁氰化钠试液1ml与氢氧化钠试液1ml,摇匀,放置2分钟,溶液初显橄榄绿色,渐变为墨绿色(与呋喃西林、呋喃妥因的区别)。
3、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367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302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4、本品的红外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光谱集182图)一致。
四、检查:
1、酸度:取本品1g,加水100ml,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5.5-7.0。
2、乙醇中溶解物:取本品5g,置250ml锥形瓶中,加乙醇100ml,加热回流5分钟,放冷至25±2℃,用5号垂熔漏斗滤过,滤渣用乙醇50ml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置已称定重量的蒸发皿中,蒸去乙醇,残渣在80℃干燥1小时,遗留残渣不得过0.5%。
3、5-硝基糠醛二乙酸酯:避光操作。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5ml,置水浴中微温使溶解,放冷,用丙酮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5-硝基糠醛二乙酸酯对照品适量,加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1 : 1)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二氧六环(9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5℃干燥5分钟,喷以盐酸苯肼溶液(取盐酸苯肼0.75g,加乙醇10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50ml,用活性炭脱色,滤过,取全部滤液,加盐酸25ml,加水至200ml),在105℃加热5分钟,供试品溶液如显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相应的杂质斑点,其颜色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1.0%)。
4、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通则0831)。
5、炽灼残渣: 取本品1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2%。。
6、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残渣,依法测定(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7、微生物限度检查:依法检查(通则1105与通则1106),每1g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2000cfu、霉菌和酵母菌数不得过200cfu,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五、含量测定:避光操作。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N,N-二甲基甲酰胺40ml振摇使溶解,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36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另取呋喃唑酮对照品,同法测定,计算,既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8H7N3O5应为97.0~103.0%
六、检验项目及限度:
项 目 | 法定标准 | 内控标准 |
鉴别 | (1)、(2)、(3)、(4)应符合规定。 | ---------- |
酸度 | 限度为5.5-7.0。 | ---------- |
乙醇中溶解物 | 遗留残渣不得过0.5%。 | ---------- |
5-硝基糠醛二乙酸酯 | 其颜色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1.0%)。 | ---------- |
干燥失重 | 减失重量不得过0.5%。 | 减失重量不得过0.4%,应符合规定。 |
炽灼残渣 | 不得过0.2%。 | 不得过0.18%,应符合规定。 |
重金属 | 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 ---------- |
微生物限度 | 需氧菌总数<2000cfu/g; 霉菌和酵母菌数<200cfu /g; 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 需氧菌总数<800cfu/g; 霉菌和酵母菌数<80cfu /g; 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
含量测定 | 本品含C8H7N3O5应为97.0~103.0% | 本品含C8H7N3O5应为97.5~102.0% |
七、取样规定:见SOP.QC-QY-004“成品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八、检验方法:见SOP.QC-CJ-057“呋喃唑酮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九、包装形式:25Kg/桶,内包装为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外套药用高密度聚乙烯袋,外包装为纸板桶。
十、贮存条件及注意事项:遮光、密封保存。
十一、有效期:4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