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KG/纸板桶
14-30天
中文别名:
依贝沙坦;安普诺维膜衣锭
CAS号:
138402-11-6
化学式:
C25H28N6O
分子量:
428.53
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
储存状态
阴凉密闭储存
类别
治疗高血压药物
厄贝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分为AT1、AT2两种,厄贝沙坦通过选择性阻断AnglI的AT1受体,能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对AT1的拮抗作用是AT2的8500倍,通过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的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本品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肾素、其它激素受体,也不抑制与血压调节和钠平衡有关的离子通道。厄贝沙坦还能减少心肌的电重构,从而减少高血压病人的致死率,是目前治疗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药物。
口服给药后,厄贝沙坦吸收良好;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0%~80%,进食不会明显影响其生物利用度。血浆达峰时间为1~1.5小时,消除半衰期为11~15小时。三天内达稳态。厄贝沙坦通过葡萄糖醛酸化或氧化代谢,体外研究表明主要由细胞色素酶P450 2C9氧化。本品及代谢物经胆道和肾脏排泄。厄贝沙坦的血浆蛋白结合比率x约为90%。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在10-600mg范围内显示线性和剂量相关性。
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眩晕、心悸等,偶有咳嗽,一般程度都是轻微的,呈一过性,多数患者继续服药都能耐受。罕有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生。文献报道本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1%的有:消化不良、胃灼热感、腹泻、骨骼肌疼痛、疲劳和上呼吸道感染,但与空白对照组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大于1%但低于对照组发生率的有腹痛、焦虑、神经质、胸痛、咽炎、恶心呕吐、皮疹、心动过速等。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发生率约为0.4%。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怀孕的第4至第9个月。哺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