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KG/纸板桶
14-30天
中文别名:
伊布替尼
CAS号:
936563-96-1
化学式:
C25H24N6O2
分子量:
440.5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固体
储存状态
避光;干燥
类别
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
依鲁替尼是一种小分子BTK抑制剂,能够与BTK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从而抑制其活性。BTK全称Bruton'styrosinekinase,在BCR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信号通路中传递信号,介导B细胞的迁移、趋化、粘附。临床前研究证明,依鲁替尼能够抑制恶性B细胞的增殖、生存。
依鲁替尼是经FDA突破性药物通道批准的第二个新药(第一个为obinutuzumab),同时还享有FDA的另外两项buff,以及上市后7年的行政保护。由于多个加速buff的加成,该药的临床试验显得很简陋,入组患者只有111例,临床终点是应答率而不是生存期。套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前FDA分别于2006年、2013年批准硼替佐米、来那度胺治疗该症。依鲁替尼是Johnson&Johnson从Pharmacyclics高价买入的重点品种,除了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外,还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依鲁替尼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3A和少部分的CYP2D6)代谢,代谢后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其中,有效代谢产物PCI-45227是一种对BTK具有抑制活性的二氢二醇物质。与依鲁替尼相比,这种代谢物对BTK的抑制作用更强,约是依鲁替尼的15倍。在稳定状态下,PCI-45227的平均代谢率为1~2.8。依鲁替尼的表观清除率(CL/F)约为1000L/h,半衰期(t1/2)为4~6h。依鲁替尼在体内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给健康受试者口服放射性14C标记的依鲁替尼,发现近90%的放射物在168h内消除,其中大多(约80%)随粪便排出,近10%随尿液排出,约1%以原形随粪便排出。依鲁替尼的消除不会随年龄(37~84岁)和性别而产生变化,但在中度肝损伤患者体内其系统性暴露量较健康受试者高6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套细胞淋巴瘤。